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滑动轴承设计手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滑动轴承设计手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轴承的外径是没有计算公式的,内径直接由型号得出,外径查轴承手册。
国家标准规定滚动轴承代号用7位***数字表示:⑦⑥⑤④③②①,各数字含义如下:
1、②①表示轴承的内径尺寸。
其中:00-10mm;01-12mm;02-15mm;03-17mm;04以后:代号x5=轴承内径。比如代号为06,则轴承的内径尺寸为6x5=30mm。
2、③轴承的直径系列:1-特轻;2-轻;3-中;4-重。
1、GB/T14910-1994、滑动轴承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
2、GB/T16748-19***、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
3、GB/T18323-2001、滑动轴承烧结轴套的尺寸和公差
4、GB/T18324-2001、滑动轴承铜合金轴套
5、GB/T18325.1-2001、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
滑动轴承合金用于制造滑动轴承的材料。滑动轴承合金的组织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或硬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软相质点。滑动轴承合金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抗疲劳性能;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要小);良好的储备润滑油的功能;良好的磨合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蚀性;良好的工艺性能,使之制造容易,价格便宜。性能:
1、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2、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系数;
3、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抗疲劳强度;
4、良好的耐热性级耐蚀性;
5、良好的磨合性。组织:滑动轴承合金应具备软硬兼备的理想的组织:(1)软基体和均匀分布的硬质点(2)硬基体上分布着软质点。轴承在工作时,软的组织首先被磨损下凹,可储存润滑油,形成连续分布的油膜,硬的组成部分则起着支承轴颈的作用。这样,轴承与轴颈的实际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使轴承的摩擦减少。
径向间隙我国分为5个等级,其他国家也基本这么分,C0为标准间隙(德国叫Cn),C1,C2为小间隙轴承,C3,C4为大间隙轴承。
根据不同等级的加工精度其公差范围也不一样。最为常用的为P0级轴承,相当于IT5级。C0级轴承的径向间隙为13~28微米,C1最小为0~15微米,C2(7~22);C3(20~35),C4最大为28~40微米。具体数值有些记不特清楚了,具体请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球轴承的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使用时重点考虑径向间隙。当然,圆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都有其特殊性,在此不能详述了。
1、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等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的合金,由于其耐磨型好、塑性高、跑合性能好、导热性好和抗胶和性好及与油的吸附性好,故适用于重载、高速情况下,轴承合金的强度较小,价格较贵,使用时必须浇铸在青铜、钢带或铸铁的轴瓦上,形成较薄的涂层。
2、多孔质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是一种粉末材料,它具有多孔组织,若将其浸在润滑油中,使微孔中充满润滑油,变成了含油轴承,具有自润滑性能。多孔质金属材料的韧性小,只适应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
3、非金属材料轴承塑料:常用的轴承塑料有酚醛塑料、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轴承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可用油和水润滑,也有自润滑性能,但导热性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滑动轴承设计手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滑动轴承设计手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dvf.myuym.com/post/1870.html